人工智能引领电力行业变革:江行智能从边缘计算到大模型的跃迁
时间:2025/4/24 8:09:43 来源:打印
当人工智能浪潮席卷传统工业,电力行业正经历一场数字化革命。从“双碳”目标建设到新型电力系统打造,从国产电力大模型到具身智能,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行业生态。在这一万亿级赛道上,江行智能凭借前沿技术与商业化能力,成为民营科技企业突围的典型样本。
从边缘计算到大模型,这家创立仅六年的企业,如何在电力能源领域拥有一席之地?其成长轨迹背后,蕴藏着技术转化的密码与时代变革的缩影。
科研基因:从象牙塔到产业前沿的硬核转身
江行智能的故事始于2018年。彼时,加拿大工程院院士、西蒙菲莎大学终身教授刘江川携团队在南京创业。创业初期,团队面临双重考验:如何获得国企信任?如何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?
“科研基因”成为江行智能的破局密钥。创始团队毕业于清华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、西蒙菲莎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,在边缘计算、人工智能领域积淀深厚。他们敏锐捕捉到边缘计算的技术红利,以“小切口”切入,将边缘计算技术与电力场景深度融合。
从输电线路视频图像算法获得国家电网认可,到边缘计算装置在甘肃电网成功部署,再到水电、风电、变电站智能巡检项目接连落地,这家初创企业用三年时间完成从技术验证到市场认可的跨越。深圳与南京两大研发中心成为创新引擎,将前沿学术论文转化为可落地的工业产品。2022年,当边缘计算的商业价值还在被验证之时,江行智能已手握数十项专利,成为电力边缘智能领域的隐形冠军。
场景革命:无人值守背后的降本增效密码
数据显示,2024年,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.7亿千瓦。新能源装机量的爆发式增长,正在重塑电力运维逻辑。以大唐陕西烟霞光伏电站为例,这片占地1800亩的光伏矩阵,装机容量达50MW。按照传统运维标准(每10MW配置1名运维人员),需配备至少5名专业人员实施每日两三次巡检。面对庞大的光伏阵列,传统人工巡检模式不仅人力成本高昂,更面临地势复杂、设备分布广泛等巡检效率难题。
江行智能打造的“无人值守”巡检系统,通过部署红外双光谱测温云台、智能球机等前端数据采集设备,结合智能巡检算法,实现光伏场站日常巡检任务全覆盖及场站全天候智能监控,有效代替人工巡检模式,极大提升运维效率与安全性。
系统建设完成后,预计日常巡检人员减少约70%,巡检成本及工作量大幅降低,有效提高光伏场站安全生产、提质增效管理水平,实现日常巡检无人化、发电故障检出自动化、运营发电效能最大化的目标。
这套系统不仅将在大唐集团内部复制推广,更成为2024大唐集团公司中部区域光伏技术协作组技术交流年会暨低成本感知“无人值守”场站技术路线研讨交流会的标杆案例。
从新疆的风电场到福建沿海的光伏电站,江行智能的业务足迹已覆盖全国27个省份,为国家电网、大唐集团、京能集团等超过150家头部企业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。
大模型跃迁:从工具到平台的认知升维
当前,电力智能化转型已步入深水区。从边缘计算终端到全场景覆盖,从单点技术到平台化生态,行业竞争正从产品迭代转向生态整合。2024年,江行智能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「源问」大模型,标志着江行智能从单点技术向系统级能力的跃迁。
针对变电站运维履责,模型基于国产化框架与算力,集成13种监测场景模型,覆盖变电站异物入侵、火焰/烟雾检测、人员行为分析等28类核心场景,实现全栈自主可控。通过视频分析引擎与算法模型、安防设备智能联动,传统安防摄像头升级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“智慧眼”,实现26种设备状态推理判断。在山东某地市公司变电站实际应用中,该方案将人员现场履责频次降低133次,累计节约到场里程数超3000公里,运维效率大幅提升。
同时,大模型通过集成调度管理应用(OMS)系统、安全风险管控平台、视频监控网络等多源数据流,构建起智能化闭环管理体系,不仅构建了从工单解析、人员定位到实时行为分析的完整环节,实现了异常行为的即时预警,更通过远程喊话系统形成“感知—分析—处置”的运营闭环,极大提升了运维管理质效,实现对变电站作业现场的全方位管控。
自2018年成立以来,公司以平均每年一次的速度进行融资,股东阵容涵盖红杉资本、保利资本、联想创投等头部机构。数年来,从边缘计算终端,到电力全场景覆盖,从初创企业到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江行智能已形成智能巡视系统、新型电力系统2大核心产品线,并构建边云训练平台、复合模型平台2大技术平台底座,实现对电力全场景应用的深度覆盖。
江行智能这家公司的成长轨迹,也映射出中国硬科技成长的典型范式——以技术创新为根基,借力资本加速产业化,最终融入国家战略。
资本的长期陪伴,加之政策产业的积极引导,让江行智能开辟出“技术攻关—场景落地—生态共建”的创新路径,形成从智能终端到大模型平台的完整产品矩阵。在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这种资本与技术的良性互动,正在为中国能源转型注入持续动力。
责任编辑:rain
本文标签:人工智能引领电力行业变革:江行智能从边缘计算到大模型的跃迁